自然界中的光线是散射漫无目的,没有方向性的,人类早期发明的光源也是如此,由一个发光点向四周围扩散。后来,人们给光源加上了罩子,光线也就按照人的意图有了方向性和照射范围了。路灯、台灯就是控制光线方向性的典型应用。当然,这只是对光线方向性的简单控制,直到射灯的出现,对光线的控制才真正是能按照人类的意图随心所欲了,所以射灯在现代照明中越来越受欢迎,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复杂。
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LED射灯了,由于LED市场的混乱,以及很多人对LED灯的不了解,以至于对如何判断LED射灯的质量好坏缺乏方法。下面,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八个鉴别LED射灯质量的方法。(有些方面其实是LED灯的通用质量判断方法。)
一、看LED射灯的光斑
光斑作为射灯的光线投射在平面上的形状,便是评判灯具出光质量的第一道标准线。
优秀的光斑直接提高物品优秀的视觉感受,诉求点清晰,外延补光更自然:
a:反射器配光均匀,中心强度向外慢慢减弱,光晕自然舒适,这是实用性较全面的光斑效果;
b:配光不均匀,出现严重的黑斑暗区,光利用率低,被照物品表现力差;
c:光晕边界多重阴影,光斑死板,杂影、虚影明显。
二、看LED射灯的防眩
眩光也被称作“光噪音”,指的是多余、不需要的刺眼的干扰光线。
如果说光斑的质量是考量灯具的效果,那么防眩的设计是否充分有效,就是考量灯具的“副作用”的要素。
三、看LED射灯的显色指数
显色指数,简称显指,是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,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(白炽灯或画光)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得出。
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,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、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的光波纵使而成,对各个颜色的显色性亦大不相同。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,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。显色性指数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。
四、看LED射灯的光色
光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色温(相关色温)。不解释,自己翻历史文章,或者问度娘。
色温是个主观指标,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和对错,关键看使用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如何。
例如办公区域,使用过低色温会使空间感觉黄黄的,自然界在日落时就是这种色温,因此容易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,这样就属于错用色温的情形。
五、看LED射灯的效率
射灯的光从光源发出去到灯外,经过多次反射甚至折射,每次都会带来光的效率损失,因此如何尽可能避免效率损失,也是判断灯具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。
正常来说,整灯的输出效率需要达到70%以上,优秀的灯具甚至高于85%。灯具效率是节能的重要指标。
防护玻璃对整灯流明及照度会减弱8%,但相应的维护系数高,清洁简单。有很些产品不带防护玻璃,在初始光效会高一些,但后期受灰尘附着光源和反射器的影响,其维护系数反而降低很快。所以,建议使用带防护玻璃的灯具。
六、看LED射灯的内核
光源和驱动器是灯具的心脏和脑袋,标准当然是越高越好。
光源的品牌是产品质量的基础。现阶段,国外的品牌质量还是相对占优,而驱动的技术就相对接近,主要了解有获取国家的强制性认证CCC就好。
光源和驱动的保用期一般3年为好,其光效维持率一般是需要达到80%以上。
七、看LED射灯的结构
外行的人选灯通常最容易忽略的部分,或许就是灯具的结构设计。
上一点提及的内核中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因素,就是灯具的温度,所以灯具的散热问题是直接影响灯具寿命所不能忽略的要因。
对LED光源的灯具而言,散热的设计方案充分体现芯片安装、导热、散热和空气对流形成的有效热处理方案,保证灯具最稳定的工作状态。
在散热设计中,热传导和散热相当于一个热的运输途径,就是如何把光源发光发出的热量传导到外面然后迅速散掉的过程。
更好传导热量需要做到:
1、利用好的散热材料,有效地将热量导出
2、芯片安装和导热胶的黏贴平整度和注意气孔产生,减少热阻产生。
热传导完成后,如何有效迅速散热,需要考虑:
1、设计合理的容积和水平热传导,让传导畅通,加大散热面积;
2、高效的散热设计、充分考虑通风对流、降低热辐射互相干扰。
八、看LED射灯的外形
所谓外观党,这点其实与光色(色温)标准一样,属于主观评价项。
在灯具外露的设计中,灯具的外形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部分,因此如何搭配,完全视乎设计师的把控,可以肯定的是,这个领域中,由国外高端品牌长期引领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。
以上八个方面的判断方法,有些比较专业,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或对比,对于普通的消费者,只需要简单关注下就可以了,可以重点关注射灯中核心光源的品牌,如果是来自知名光源品牌的,质量基本可以保证,如果只是外观华丽好看,而内核光源却是杂牌或自己组装,就要仔细斟酌一番了。没有把握的朋友,建议选择飞利浦、欧普、雷士、欧司朗这样的知名大品牌。以下是其官方旗舰店地址,可以去了解下:
1、欧普照明 欧普照明官方旗舰店
2、飞利浦 飞利浦照明官方旗舰店
3、雷士照明 雷士照明官方旗舰店
4、松下照明 松下官方旗舰店